过刊目录

  • 2022年第3辑 总第3辑
    刊出日期:2022-11-15
      

  • 全选
    |
  • 张同龙,胡新艳,罗必良,张俪娜
    2022, 3(3): 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理解产权塑造及其对市场发育的影响是经济学的核心话题,然而相应的经验证据并不充分。本文使用一套基于中国雷州半岛独特“祖宗地”现象的调查数据,对于农地制度演化如何塑造产权进而影响市场发育进行了探讨。首先考察样本村庄的土地制度演化史,通过提炼制度特征得到四类制度代表型:湄潭实验组、全国典型组、良序拟私有制组、失序拟私有制组。其次,使用一个政府管制与自发秩序权衡的理论框架,分析四类不同制度演化所塑造的产权状态。最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权稳定性确实是政府管制和自发秩序互动的结果,为二者的力量权衡所塑造;产权清晰性却是政府管制的单调函数,即越管制越清晰;产权清晰性对于土地流转市场范围的扩大具有支撑作用;产权稳定性对于土地流转市场的深化而言必不可少。
  • 谢畅,马弘
    2022, 3(3): 2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消费和投资是内需的两大组成部分,理解家庭消费储蓄行为对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提出了一个家庭消费—储蓄决策的模型,刻画了中国家庭消费支出与户主年龄、家庭人均收入、人均净资产之间的关系,并实证验证了这种关系。本文发现,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回报率的提高和工作经验回报率的下降,中国家庭人均收入—年龄分布曲线峰值提前到了25~35岁。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收入—年龄分布是解释家庭储蓄率与户主年龄的U型曲线关系(中年户主家庭储蓄率“凹陷”)的主要因素。在控制教育、医疗负担和多代合居等潜在遗漏变量后,本文的解释仍然成立。基于微观模型,本文构建宏观估计方程发现:收入增速下降是2010年以来储蓄率下降的主因;在收入增速等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上升。
  • 姜易,邬瑜骏
    2022, 3(3): 6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强调产业链“稳链强链”的背景下,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国家级战略。本文以新三板挂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与被投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于制造业中小型科技企业,风投机构投资特别是联合投资和对赌协议有助于提高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概率。机制分析显示,风投机构投资后,被投企业通过加大研发费用投入能提升成为小巨人企业的概率。异质性分析显示,风险投资与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正向关系在强产业链行业中被削弱,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融合和相互助力会弱化企业内部资本要素对其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影响。在较强的外部制度环境下,风险投资在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中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有助于揭示风险投资在推动制造业双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 焦银亿,彭箫慧
    2022, 3(3): 96-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政府正不断探索增强当地经济发展活力的方式,包括鼓励高校新建校区,以校促建。本文以1999~2019年全国县级层面新建本科校区(院校)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工具变量等因果推断方法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与未启用新校区的县相比,启用新校区显著提高了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机制分析表明,启用新校区能给当地经济带来暂时性增长效应和可持续增长效应。一方面,启用新校区引致的人口迁入刺激了对本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新校区的要素集聚优势使得当地的金融可用性和利用程度显著提升,创新创业水平提高,并加速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此外,本文证据也显示地方政府可能将建设新校区视作土地资本化的“马前卒”。
  • 李佳,王函
    2022, 3(3): 130-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一项新型开放式运输通道,中欧班列已成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抓手,其能否提升城市出口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地级市数据,将中欧班列开通信息与地级市数据信息相匹配,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出口竞争力,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创新推动、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是中欧班列开通提升城市出口竞争力的主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区域,中欧班列开通对提升城市出口竞争力能够发挥更大的促进效应,同时中欧班列也能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等实现联动,以共同提升城市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分析表明,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亦能对提升城市出口竞争力产生正向效应,该结论也验证了中欧班列具有充分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前景。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中欧班列的经济效应、助力国家进一步制定高质量出口和开放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李连伟,吕镯,任浩锋,纪骁鹏
    2022, 3(3): 168-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制度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契约异质性视角,采用多期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并且提高了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创新投入以及成熟期企业的创新产出。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股权激励计划主要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创新团队稳定性、强化利益协同效应和监督效应机制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效应更多地表现为“量质齐升”的创新策略,并且主要是由创新投入增加引起的,而不是由创新效率提高驱动的。本文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创新导向型股权激励机制设计,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 方玉霞
    2022, 3(3): 217-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中国数字经济进入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深化的新发展阶段,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测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交易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测算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核密度估计探究数字经济的空间演化特征,最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明显的提升态势,“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显著;中国数字经济地区间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成因,东部和西部区域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从影响因素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和贸易开放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 孙巍,周亚虹,陶长琪,郑挺国,曹志刚,叶初升,赵昕东,斯丽娟,王林辉,傅志明,唐松林,邓创,郑世林
    2022, 3(3): 246-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背景下,中 国经济从总量、结构到内涵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 中国经济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清晰地刻画出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制、共 同富裕的实践方向和方法以及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等十分必要。相应地,数 量经济学科研究也需要新范式、新理念和新思路,为世界大变局下中国经 济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方针政策提供科学评估和明确指引。具体而言, 针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解读与剖析,包含不确定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金融协 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创新要素配置、收入不平等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世界意义、世界大变局下我国区域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等诸多实践问题,针对数量经济学科深化研究 和方式方法创新,则包含了海量数据特征与数量经济学研究的融合、数量 经济学科研究范式的变革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研究场景、数据特 征和学科知识框架的延伸,为当前数量经济学科发展和研究拓展提供了契 机,也提出了挑战。 在此背景下,2022年7月9日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和山东工商学 院在山东烟台共同主办了“2022年第十一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 世界大变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世界大变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高峰论坛,邀请相关 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围绕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主题发言报告。与会专家的发 言报告和研讨为探寻世界大变局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协调 发展机制、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以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重大现实 问题提供了新理念,也为数量经济学科的研究范式调整、研究方法创新以 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